隨著中醫藥教育現代化推進,中醫四診合參教學版將傳統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四診法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,成為高校、職校及臨床實訓中的智能化教學工具。
中醫四診合參教學版并非簡單設備堆砌,而是由多個功能模塊協同構建的沉浸式學習平臺,旨在還原真實診療場景,提升學生辨證思維能力。

1、望診模擬模塊
配備高清舌象/面診采集儀與標準比對圖庫,支持自動識別舌質、舌苔顏色、裂紋、齒痕等特征,并生成可視化分析報告。內置數百例典型病例圖像(如淡白舌主虛寒、紅絳舌主熱盛),學生可反復對比學習,突破傳統教學中“見病少、辨識難”的瓶頸。
2、聞診輔助模塊
集成高保真音頻數據庫,收錄咳嗽、喘息、語音低微、呃逆等典型病理聲音,以及特殊體味(如爛蘋果味提示消渴危象)。通過耳機或音響播放,訓練學生聽覺辨識能力;部分版本還引入電子鼻技術,模擬氣味感知,強化“嗅氣味以辨臟腑”的傳統技能。
3、問診交互模塊
基于《景岳全書·十問篇》設計結構化問診流程,系統以虛擬患者形式與學生對話,動態響應不同提問路徑。例如,當學生詢問“是否怕冷”,系統會根據預設證型(如風寒表證)給出合理反饋,并記錄問診邏輯完整性,幫助學生建立系統性問診思維,避免遺漏關鍵信息。
4、切診仿真模塊
采用高仿真脈診儀,內置多種脈象(浮、沉、遲、數、滑、澀等28種)的機械或電子模擬裝置,學生通過手指按壓傳感器,可真實感受不同脈位、脈力與節律變化。部分系統結合AR技術,在屏幕上同步顯示脈象波形與中醫解讀,實現“手感+視覺”雙重反饋。
5、四診融合與辨證推理平臺
核心智能引擎將學生采集的四診信息自動整合,引導其進行八綱辨證、臟腑辨證或六經辨證,并生成初步診斷建議。教師端可實時查看學生操作軌跡、辨證邏輯鏈及常見誤區,實現精準點評與個性化指導。
6、教學管理與案例庫系統
內置豐富標準化病例(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各科),支持教師自定義編輯、分組考核與成績分析,滿足“教、學、練、考”一體化需求。